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定制服務 | 訂購流程 | 網站地圖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熱門搜索:汽車 行業(yè)研究 市場研究 市場發(fā)展 食品 塑料 電力 工業(yè)控制 空調 乳制品 橡膠

當前位置: 主頁 > 產業(yè)觀察 > IT通訊 >  2014年我國互聯網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行業(yè)現狀分析

2014年我國互聯網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服務行業(yè)現狀分析

Tag:互聯網  

中國產業(yè)研究報告網訊:

    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的迅猛發(fā)展,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也日益嚴重。電影、音樂、圖書等領域的網絡盜版和侵權行為在國內極其猖獗,讓所有權人蒙受巨大的經濟損失。隨著國內網絡游戲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私服、外掛問題日趨嚴重,雖然國家新聞出版署、信息產業(yè)部等部委聯合整治,但收效甚微。事實上,網絡盜版是全世界都正在面對的一個難題。據咨詢公司TETAConsultants 稱,到2015 年,非法文件共享將使歐洲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損失2150 億英鎊。這家研究公司代表國際商會發(fā)布的報告考察了互聯網盜版對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家的影響后稱,將有120 萬個工作崗位由于互聯網盜版而消失,僅在英國就會失去25 萬個工作崗位。TETA Consultants 稱,在2008 年,互聯網盜版給歐洲造成了12.5 億英鎊的損失。 

    互聯網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服務是專門針對以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為媒介制作、發(fā)行與傳播的數字化作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它是傳統知識產權保護的延伸,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所帶來的新科技結合的產物。互聯網數字知識產權以電子數據和互聯網為載體,因此數字化的知識產權具有容易復制、傳輸方便和形態(tài)多樣的特點,這就使得互聯網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比傳統的知識產權保護更加困難,比如,在傳統環(huán)境下,侵權責任方比較好界定,一般都是盜版內容制作商。而互聯網環(huán)境下,可能延及每一個人,比如BT 在下載的同時就在上傳。 

    內容選自產業(yè)研究報告網發(fā)布的《2014-2019年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市場分析與投資格局研究報告》 

    目前國內外權利所有者保護版權的常用方法:一是技術手段,二是司法手段。比較常用的技術手段如時間戳技術、加密/認證技術、數字水印技術,但這些技術重點都只在保護數字作品不被修改,而不能有效地阻止侵權信息的傳播,當侵權行為產生后,當前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后補救措施,主要是司法訴訟,即通過起訴涉嫌侵權人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打擊侵權、維護權利人自身合法權益并獲得經濟補償的目的。采用司法訴訟手段的效率非常低,一個案件從發(fā)現到取證,訴訟完成需要很長的時間過程,且只能單個案件或少數案件并行處理,很難達到快速高效的維權目標。因此,現在越來越多的權利人認識到這個問題,開始采取預先維權的方式,防止侵權行為發(fā)生,如在電影上映前,委托專門的維權機構進行維權,從而防止網絡盜版現象的發(fā)生。 

    為提升我國知識產權創(chuàng)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實現全面建設和諧社會目標,國務院專門發(fā)布了《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綱要》。對于網絡侵權問題,2009 年7 月1 日正式實施的《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六條也有了詳細規(guī)定。國內的企業(yè)、團體,甚至是個人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理解也漸漸清晰,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后,知識產權保護的觀念更是深入到社會生活的眾多領域中,國內已經逐漸建立起相應的服務體系,建立了相應的機構單位來保護合法的知識產權權益,形成了龐大的知識產權保護行業(yè)市場。